網傳一篇小學生作文里寫到:“我的時間就像薯條,兩口下去就不見了!背赃^薯條都能對此感同身受。而說起薯條三百多年的歷史,現在看來,不過也是一眨眼的功夫。
薯條起源流傳最廣的說法,大約在公元1680年前后,住在比利時默茲河畔的村民常吃炸小魚,當冬日河面冰封沒有魚時,村民把馬鈴薯削成魚的形狀油炸,起到畫餅充饑的效果。后來,薯條外觀漸漸變成了以長條形為主的各種樣式。
不過,歐洲關于薯條的起源地始終爭論不休,法國、比利時各執一詞,比利時甚至在布魯日建造了一座“薯條博物館”以證明自己在薯條領域的正統地位。
而類似這樣有趣的、以食物為主題博物館,并非國外才有,就在作為世界三大優質馬鈴薯主產區之一的我國內蒙古的烏蘭察布,一座“馬鈴薯博物館”巍然矗立,博物館匯集了馬鈴薯的起源、歷史、發展、文化以及在中國包括烏蘭察布地區的發展現狀,將七千多年的馬鈴薯栽培、食用歷史,濃縮為一條清晰的展覽路線,讓游客能在短時間內一目了然。
如今,我國是馬鈴薯總產量全球第一的國家,馬鈴薯的食用已不止局限于主食和家庭配菜,薯類零食占據著越來越大的市場份額。在這條時間線索中,我們能看到,薯條作為零食在我國也出現了不斷進階變革的過程:
1.0時代為高溫法式工藝,拉開了薯條零食的大幕;
2.0時代為高溫復合技術(180℃-220℃),馬鈴薯淀粉為基礎原料,用模具統一壓制,再經過烘干后高溫油炸膨化制成。同時期出現的還有非油炸薯條、薯片,普遍采用的是熱風烘干噴淋食用油工藝,脂肪含量僅為油炸的四分之一。
3.0時代則進入了低溫原切領域,原切薯條在負壓條件下,原料于油中脫水干燥而成,油溫保持在80℃~120℃,原料的水分可充分蒸發,油浴時間相對縮短,最大化保留薯條自然原香和營養成分外,相比較高溫工藝,一定程度上避免致癌物質產生。

對于薯條來說,低溫原切技術不僅能免于高溫油炸帶來的不健康標簽,也有遠超于非油炸薯條的食用口感,隨著消費升級,薯類零食的正向著健康、優質和精細的方向變革。
“馬鈴薯博物館”所在地的烏蘭察布市,在2009年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正式命名為“中國馬鈴薯之都”,當地企業蒙薯食品依托母公司民豐種業作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的雄厚實力和技術優勢,通過專業育種、規;N植、高標準高質量工廠建設、世界領先的加工設備引進、優質產品銷售服務體系建設,實現了薯類零食的全產業鏈打造。并投資3.3億建立了4.7萬畝面積的國內最大馬鈴薯產、學、研項目基地。通過低溫原切和日式工藝低溫油浴技術,讓小小的薯條在這片土地上煥發了新的活力。一張嶄新名片——原切薯條新品牌“嘟嘟薯”就此誕生。

“嘟嘟薯”薯條選用北緯41°馬鈴薯黃金產區種植的大西洋薯為原料,因干物質含量高,是最適合制作低溫薯條的馬鈴薯品種,經過低溫油浴的原切薯條,不僅能保持營養成分和色澤,酥松口感和多種新鮮口味更讓人喜愛,濃郁薯香傳遞出層次分明的美味。

世界級優質產區中生長出的稀缺薯種原料、高科技工廠所配備的最新生產工藝,與米其林嘗味師的頂級口味調配,這些缺一不可的優秀基因共同成就了橫空出世的嘟嘟薯原切薯條品牌。
以薯條為例的方便零食象征著新時代的快節奏與鮮活,就像“嘟嘟薯”為人們帶來健康、休閑、松弛的情緒體驗——薯條在唇齒間發出的咔嚓響聲,仿佛是放松時刻的恰到好處的儀式感。(作者:田七)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食網”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食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食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食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QQ:2427031969 郵箱:2427031969@qq.com。